对阶梯买入的思考及策略
小哈和大哈的估值及买卖策略,主要是抄的唐朝老师的作业,基本可以用下面这张图及文章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来概括——
唐朝老师将它总结为了3点:
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,三年后合理估值=第三年预计自由现金流x(1/无风险收益率),高杠杆企业打七折。
三年后合理估值的 50% 为目前的理想买点。三年后合理估值x150%或者当年50 倍动态市盈率,二者中较低值为一年内卖点。
买点买入,卖点卖出,中间呆坐不动。
当企业市值位于合理估值和买点之间时,是否要买入?
对于第3点“买点买入,卖点卖出,中间呆坐不动”,存在一个问题——当手头有一笔用于投资的资金,而目标企业的市值位于合理估值和买点之间,也就是下图的R1或R2区间时,是否要选择买入呢?
似乎买入或者不买入都有其合理性。
一方面,企业市值处于合理估值之下时,理论上持有该企业的预期收益率,已经高于持有现金或者类现金资产的收益率了。All cash is equal,我们当然可以选择买入,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率。
但另一方面,被投资企业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,我们对企业的判断也可能出错。所以在合理估值的基础上,打一定的折扣买入,留有安全边际,风险更小且未来的预期收益率更高。如果认为此时的安全边际不够,只有到买点才算有足够的安全边际,选择不买入也有其道理。
此外,企业的股价无法预测。选择合理估值之下就买入的,可能在买入之后发现股价继续下跌,而懊悔自己为什么买在了“高点”。例如下图,在R1或者R2处使用完了资金,当更低的B1、B2区间出现时,已经“没有子弹”,且加仓“浮亏”。
等待买点才买入的,则有可能出现下图这种情况。企业市值在买点之上就直奔“东北方向”而去,计划加仓的B1、B2区间并未出现。最后徒留资金,感慨自己为什么没有“早点上车”。或者需要持续等待,直到可加仓的B区间出现。
买入或者不买入,各有其优缺点。没有完美的策略,只有权衡取舍。关键是想明白自己所做决策的依据及利弊,并坦然接受结果。
但比较怕的是心随股价动,幻想自己能预测未来的股价走势,时而“害怕错过,高点买入”,时而“觉得价格会更低,选择观望”。没有纪律性的、跟着情绪胡乱操作。
思考阶梯买入策略,其实也是为了提供一个操作纪律。
通过阶梯买入平滑风险和收益
只在R区间买入的风险是安全边际不够,只在B区间买入的风险是“可能错过”。而阶梯买入,本质是一种组合策略,将资金分成几份,有的在R区间买入,有的在B区间买入。平衡两者的优缺点。
通过“神奇的15%”法则确定买入的起点
每一个买入阶段,都有一个预期收益率。例如老唐估值法里面的买点,就是假设三年后股价在合理估值时,当前买入,预计能在三年后有一倍的收益(年化收益率约26%)。
阶梯买入起点,同样也有一个收益率预期——相当于是我们最低的目标年化收益率——我们定为15%,主要参考巴菲特“神奇的15%法则”。巴菲特认为,在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前,一定要确保该股长期内可以获得至少15%的年复合收益率,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安全。
假设投资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为A,买入起点的市值为B,则老唐估值法中的买点为0.5A。当目标年化收益率15%时,
B*1.15*1.15*1.15=A
B=A/1.52≈(130%*(0.5A))
也就是把老唐估值法中的买点上浮30%作为买入起点。
在买点上浮30%、20%、10%、0%时各买入一次,资金比例为10%、20%、30%、40%
买点上浮30%作为买入起点,此后每个10%梯度各买一次,选择这个梯度没什么特别的道理,只是因为实际操作中,10%是一个心理感知比较强的数字。比它大的梯度容易等不住急于买入,比它小的梯度又觉得太细碎。
资金比例上,采用金字塔式加仓法。这里的“资金”指的是加到目标公司仓位上限所需的资金额。
算下来,假设买点成本为C,如果阶梯买入完整的执行,
总体加仓成本=1.3C*10%+1.2C*20%+1.1C*30%+C*40%=1.1C
成本正好相当于买点上浮10%,在可接受范围内。目标年化收益率,则由全部买点买入的26%,变为了22%。
目前持仓的阶梯买入方案
对于小哈实盘周记中的持仓,买入方案如下:
对于新增可投资资金的处理方式
当有新增的可投资资金时,我们会参考上面的买入方案表,看看目标持股公司当前的价位处于哪一买入阶段。
如果都不在买入阶段,资金就会先买入类现金资产,等待观望。
如果有公司在买入阶段,就会把持仓比例加到该阶段对应的仓位上限。结余资金等待观望。
如果有多个公司都在买入阶段,而手头资金不够全部加到对应仓位上限时,会优先加方案表中排在前面的公司。